當前位置:首頁 > 教師天地 > 教育論文

湛瓊:淺談導學模式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

編輯日期:2018-1-13 作者/來源:石常春 閱讀:
【字體:

一、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。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基本知識的主要方式,因此,學案的編寫要依據(jù)課堂教學的時間、目標,符合學生的理解層次,在教學內容上強調創(chuàng)新,培養(yǎng)學生的應用能力。教學的模式不是知識點的堆積,而是對知識點的優(yōu)化組合,由易到難,層級漸進和專項突破的教學過程,形成一個有機的教學網(wǎng)絡,整個課堂教學思路為:命題方向—知識總結—重點記憶—知識延伸—專項訓練。近幾年的高考命題中,遺傳學成為考試的重點,同時也是教學的難點。在教學中,要認真分析考點結合實例考察對分離定律的理解與應用,以及相關概率的計算,推測后代中性狀表現(xiàn)及概率、個體基因型和性狀顯隱性綜合呈現(xiàn)等。

二、實驗教學中的運用。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的重要教學方式,也是高中教學中的一個缺陷,其教學效率不高。在實驗教學中,首先要結合基礎知識、實驗原理引導學生閱讀相關書籍、制定試驗計劃,規(guī)范操作實驗,高效的完成實驗教學。教師可以根據(jù)實驗的內容和學生的素質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,小組討論實驗結果,如以細胞膜的制作為實驗,讓學生了解實驗的原理,操作步驟。引導學生對實驗的取材和操作等細節(jié)進行分析實驗的效果。在實驗中,實驗小組的同學可以相互交流,共同完成實驗。實驗課程要改變以前以課本為標準的實驗方式,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,發(fā)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協(xié)作能力,也提出一些創(chuàng)造性的實驗方式。因此,教師依據(jù)課本實驗內容變換個別實驗材料、條件完成相關實驗要求。以細胞膜的制作為實驗內容,可在實驗的基礎上鑒定紅細胞的成分和功能,如蛋白質成分的鑒定,細胞膜中磷脂雙分子層的鑒定以及溫度對物質跨膜運輸?shù)挠绊懙取?

三、對導學案教學模式發(fā)展的思考。導學案模式使課堂教學的方式發(fā)生了變化,使學生明白教師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,學生根據(jù)教學內容和目標轉變學習方式,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提升。但是,導學案教學模式在編寫過程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較大,教師根據(jù)自己對教材的理解程度編寫教案,致使出現(xiàn)教材的目標與教學的目標不一致的情況。因此,在教案的編寫過程中,要發(fā)揚團隊合作的精神,發(fā)揮集體的智慧,集思廣益,共同研討,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。在教學中,教師要對學生的難點需要進一步的加工處理,對于學生疑惑的問題要詳細的解答,使學生能夠真正的理解知識點。


2017年12月28日


任丘市| 株洲市| 武川县| 西贡区| 西青区| 中牟县| 西贡区| 新化县| 吉木萨尔县| 晋城| 桂阳县| 哈巴河县| 噶尔县| 南通市| 岫岩| 新兴县| 奇台县| 石景山区| 澎湖县| 梨树县| 台山市| 丰台区| 宁德市| 盱眙县| 新蔡县| 故城县| 囊谦县| 昌宁县| 公安县| 郸城县| 双峰县| 安塞县| 定结县| 澎湖县| 江达县| 抚远县| 峨眉山市| 仁化县| 高安市| 霍林郭勒市| 温宿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