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克明:眼中之花 意中之象
眼中之花 意中之象
穆志強散文《悄立窗前看梅花》明是寫花,實則寫人,看花之中蘊深意。
作品的魅力在于詠物摹形繪態(tài),窮形盡相。作者從不同的時段、不同的角度細膩地描摹了梅花的狀貌情態(tài):先前因“身段瘦小”,被周圍的常綠植物擠壓得“不能伸展枝葉,又不能自由地吮吸陽光雨露,只能艱難地將身子斜倚在窗臺前,顯得無奈和無助”,稍有幾分春色,又被人“折枝毀容,甚至將一些污物扔在它的頭上,弄得滿目憔悴,一身滄桑,儼然一個風(fēng)塵女子”;而后,在“我”的呵護下,它“早早泄露出春的消息”,由“羞羞答答,靦靦腆腆”到“燦然怒放,一發(fā)而不可收”,“朱唇微涂”的如“新妝的少女”,“清秀素雅”的如“綽約的美婦”,盡顯著“風(fēng)騷和妖嬈”;雪后之梅,更是別有韻味,“滿樹茸乎乎的雪掛若即若離地敷在花枝上、花朵上,半裸半掩,白中透紅,紅中映白。遠遠看去,宛如一位楚楚動人的美女披著狐裘大衣站立在風(fēng)雪中”,讓人驚嘆于它的“絕俗”“冷艷”,甚而感受到一種“禪意的境界”。這些文字或摹狀,或比擬,或比喻,細致入微,形神畢肖,給讀者一種極具審美特質(zhì)的視覺享受。
作品帶給人們的審美享受并不止于此,它不只是描寫出了花之形態(tài),更表達出花中隱含之意。作者以自己的人生際遇與審美眼光觀照描寫對象——梅花,把梅視作人,把梅當(dāng)做己,把梅作為一種人生追求與精神品格的化身。因而,他筆下的梅在遭受擠壓、被人摧折的“窘迫”境遇中仍“傲氣不改,一息尚存,仍獨占春色,不誤春心”;因而,他筆下的梅由“滿目憔悴,一身滄桑”而“一改往日的落寞”,“綴著花帶著露,沐浴著煦陽春光,縱情地在我的窗前顯示著風(fēng)騷和妖嬈,打扮著一幅明麗的春日喜梅圖”,使“我”灰暗的心底“涌起一縷溫暖的亮光”,也為“我”孤獨的心“找到一絲絲慰藉”;因而,他筆下的梅在邂逅風(fēng)雪時仍然傲立枝頭,燦然綻放,開放出“絕俗”、“冷艷”與“禪意”,“遠遠看去,宛如一位楚楚動人的美女披著狐裘大衣站立在風(fēng)雪中”。也正因此,這人格化的梅才超出了外在視覺感官的美,蘊涵了彰顯生命哲理的獨特的內(nèi)在美;也正因此,這經(jīng)歷獨特的梅才讓讀者讀出了人生的況味,讀出了生命的榮辱幽微與傲岸不屈。
眼中之花,意中之象,悅?cè)艘暵牐瑔⑷诵闹牵蜗笈c內(nèi)蘊的渾然天成,情趣與理趣的完美融合,這正是這篇散文佳作的別樣魅力。
(此文為《青蘋果》雜志約稿,已刊發(fā))
眼中之花 意中之象
這株梅花在辦公室樓前落戶已有些年頭了,當(dāng)初園林工人栽植時,并沒有考慮到自然的和諧性,胡亂的將許多常綠植物和花木密密地混雜在一起,互相排擠,互相爭奪陽光和養(yǎng)分。紅梅因身段瘦小,被安插在東南不顯眼的角落,北邊是臨窗的墻,南邊是幾株碩大的龍柏,西邊是蓬蓬松松的桂樹,它們?nèi)鐐闵w一般向外擴張,占據(jù)四周所有敞亮的空間,擠壓得紅梅既不能伸展枝葉,又不能自由地吮吸陽光雨露,只能艱難地將身子斜倚在窗臺前,顯得無奈和無助。有時,稍有幾分春色,被人惡毒地折枝毀容,甚至將一些污物扔在它的頭上,弄得滿目憔悴,一身滄桑,儼然一個風(fēng)塵女子,遭受著欺凌。然而,紅梅雖處境窘迫,卻傲氣不改,一息尚存,仍獨占春色,不誤春心,“零落成泥碾作塵,只有香如故”。
也許是機緣,我的辦公室從后樓搬到前樓,正好與紅梅比鄰而居。一天,我站在窗前向外眺望,無意中發(fā)現(xiàn)了那株落魄的梅花。于是,便放下手中瑣事,抽身來到花池里,隔開入侵的樹木,輕輕為它舒展枝葉,爭得一席生長的空間。又用絨線為它包扎好受損的傷口,為它除去根部的雜草,澆水松土,拂去身上污濁之物。經(jīng)過幾個月的精心呵護,終于使紅梅煥發(fā)青春,光鮮地呈現(xiàn)在人們的眼簾。
春風(fēng)化雨,花解人意。第二年,正月剛剛過完,冬天的嚴威還在小城里肆擾,我的窗前卻早早泄露出春的消息。紅梅先是羞羞答答,靦靦腆腆。幾度細雨潤,幾番熏風(fēng)吹,它燦然怒放,一發(fā)而不可收。紅梅的復(fù)蘇,使我灰暗的心底涌起一縷溫暖的亮光,也為孤獨的心找到一絲絲慰藉。每日,我早早來到辦公室,輕輕推開窗,只覺淡香入懷,滿目緋紅。橫斜有致的枝條上,繁花朵朵,有的朱唇微涂,含苞欲放,仿佛新妝的少女,情竇初開,默默含羞;有的清秀素雅,粉面含春,好像風(fēng)姿綽約的美婦,嫵媚中透著幾分沉穩(wěn)和成熟。柔嫩的花枝一改往日的落寞,綴著花帶著露,沐浴著煦陽春光,縱情地在我的窗前顯示著風(fēng)騷和妖嬈,打扮著一幅明麗的春日喜梅圖。“庭梅對我有憐意,先露枝頭一點春”;“平生心事許誰知,不是梅花不賦詩”。我沒想到,這株被世人遺棄的冷落的梅花竟有如此爛漫!稍有空閑,便長時間悄立窗前,幽幽地靠近它,凝視它,親吻它,品味它。唏噓它嬌美的姿容,珍惜它花季的短暫,領(lǐng)略它的執(zhí)著和高潔,感傷它的凋謝與飄落;為了表達我對梅花的情意,從不作詩的我還專門寫了一首《一枝梅》,請一位老書法家寫好裝裱在墻上:“春梅一枝移新圃,悄立窗前人意舒。我愛梅花花更嬌,梅花憐我我不孤。”
“一枝春雪凍梅花,滿身香霧簇朝霞”。今年農(nóng)歷二月初一,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給小城披上一層厚厚的銀裝,這是梅花和我相識以來第一次在盛開時邂逅風(fēng)雪。滿樹茸乎乎的雪掛若即若離地敷在花枝上、花朵上,半裸半掩,白中透紅,紅中映白。遠遠看去,宛如一位楚楚動人的美女披著狐裘大衣站立在風(fēng)雪中,讓你真真切切地體驗到,什么是絕俗,什么叫冷艷。雪落無聲,花落無聲,寂寞書生看梅花,文思香魂兩相宜,這是多么禪意的境界!我生怕這美好的瞬間稍縱即逝,邀來幾位志趣相投的朋友一同來到辦公室評雪賞梅,并請友鄰單位一位漂亮的女生拿來照相機不停地拍照,讓這大自然恩賜的美艷在不同人的心中打下烙印,變成永恒。
悄立窗前看梅花,并非貪圖賞心悅目。透過紅梅的清姿麗影,我看到的是傲物者的清高和從容不迫,感受到生命律動的力量和堅忍不拔的抗爭精神。